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优势明显,却面临多地政策冲击
来源: | 作者:行业新闻 | 发布时间: 2023-06-30 | 1909 次浏览 | 分享到:

  2016年12月,生态环境部(原环境保护部)联合国家质检总局发布《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六阶段)》(GB 18352.6—2016),明确要求国六标准的实施分为A、B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自2020年7月1日起,所有销售和注册登记的轻型汽车应符合国6a限值要求。第二阶段自2023年7月1日起,所有销售和注册登记的轻型汽车应符合国6b限值要求。同时,明确提出道路实际排放测试(以下简称RDE)试验在2023年7月1日前仅监测并报告结果。

  在国六标准发布后,由于大量车企直接按照国六b标准要求进行产品研发和生产,相当于国六b标准提前开始实施。据中国工业汽车协会统计,标准实施至今,轻型车国六b车型占比超过95%,国六b车辆市场占比超过90%。

  提前实施国六b标准虽是一件好事,但实际上仍遇到了一些问题。

  由于受到疫情、市场等多重因素影响,部分不符合RDE试验要求的国六b车辆库存积压严重。据中汽协统计,截至2023年1月底,中国不满足RDE要求的库存车辆超过189万,含已采购部件的库存超过200万。

  对于本轮库存压力,中汽协指出,近两年,受疫情带来的“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影响,企业无法如期完成库存清理,主因有四:一是年底疫情全面爆发,促消政策全面退出,需求显著下降,直接造成库存积压;二是企业已采购订回不满足RDE车型的专属件,需生产整车进行消化;三是新能源汽车持续爆发式增长对传统燃油车形成挤兑;四是部分地区降价行为加剧消费者持币观望,推迟了购买进度。

  中企仍然主导动力电池市场

  当前,随着“碳中和“政策持续走向深入,以及人们出行理念不断发生改变,使得新能源汽车产销两旺。与此同时,由于中国在相关资源(锂矿等)和产业链配套具备先发优势,使得本土相关企业不断做大做强。

  据研究机构SNE Research统计,2023年第一季度,全球电动汽车总注册量约为 270.2万辆,同比增长30.2% 。前十大整车企业合计销售达206万辆汽车,总占比超过72.8%。其中,比亚迪、上海汽车集团、吉利汽车等三家中国整车企业合计销售91.7万辆,较上年57万辆同比增长为68.88%,市场占有率达27.5%。

  从一季度两大车企电动车销售数量来看,中国的比亚迪电动汽车销量同比增长97%,至56.6万辆,继续保持电动汽车销量第一名,其次为美国的特斯拉,其电动汽车销量同比增长36.4%,至42.3万辆。

  对比两家汽车净利润,比亚迪净利润同比大增400%以上,同期特斯拉净利润却下降24%。分析认为,特斯拉净利润下滑主因为下调车价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