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优势明显,却面临多地政策冲击
来源: | 作者:行业新闻 | 发布时间: 2023-06-30 | 1910 次浏览 | 分享到:

  尽管中国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优势明显,但目前各国正通过各项立法来提高贸易壁垒以培育本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或面临重塑

  随着新能源汽车势力的异军突起,中国汽车产业格局正在全面重塑。但同时,也让引起了西方各国的担忧。因此,欧美发达经济体希望通过立法来扶持和发展本国的相关产业链。

  2022年9月,美国正式通过《通胀削减法案》,将为未来投入数千亿美元用于支持电动汽车、关键矿物、清洁能源及发电设施的生产和投资提供法律保障,其多达9项税收优惠之规定是以在美国本土或北美地区生产和销售作为前提条件。自《通胀削减法案》颁布以来,该国私营部门已宣布在清洁汽车和电池供应链上至少投资450亿美元。

  2023年4月初,美国财政部和国税局发布了《通胀削减法案》新型清洁汽车条款的拟议指导意见,该条款将有助于降低该国消费者成本,并刺激制造业和建立有弹性的工业基础,同时进一步强化合作伙伴供应链。

  无独有偶。为了回应美国《通胀削减法案》,同时为本地区未来产业布局,欧盟发布了《关键原材料法案》和《净零工业法案》(Net Zero Industry Act)。

  2023年2月1日,欧盟委员会提出了一项绿色协议工业计划,该计划旨在为欧盟扩大净零排放技术和产品的制造能力提供更有利的环境,以满足该地区雄心勃勃的气候目标。

  该计划的第一个支柱是关于一个更简单的监管框架。为此,欧盟委员会将提出一项净零工业法案,以确定净零工业产能的目标,并提供适合其快速部署的监管框架,确保简化和快速审批。

  3月16日,欧盟委员会正式发布《关键原材料法案》和《净零工业法案》。欧盟委员会主席Ursula von der Leyen表示:“《关键原材料法案》将显著改善欧洲关键原材料的精炼、加工和回收。原材料对于制造风能、储氢或电池等双转型关键技术至关重要。我们正在加强与全球可靠贸易伙伴的合作,以减少欧盟目前对单一或多国的依赖。“

  《关键原材料法案》将关键和战略原材料清单纳入欧盟法律,并为战略原材料供应在欧盟地区内部生产提出明确的基准,并在2030年前使供应多元化。

  在该法案中,欧盟设定的目标包括:至少10%的关键原材料由欧盟内部提供;至少40%的关键原材料在欧盟进行加工;至少10%的关键原材料回收来自欧盟地区;在任何相关加工阶段,来自单一第三方国家的每种战略原材料的年消耗量不得超过欧盟年消耗量的65%。

  同时,该法案将减轻欧盟关键原材料项目的行政负担并简化许可流程。被选定的战略项目还将受益于获得融资的支持和更短的许可时间框架(提取许可为24个月,加工和回收许可为12个月)。